2014-03-23

[寫得人很懶但看的人很累的包] 到底服貿會不會發生大量併購、人才流失、大量失業等問題?

最近服貿沸沸揚揚,底下提到的三篇,都是立論清晰舉證明瞭的好文章,卻有截然不同的結論,其迴異的論點在於中方資金依甚麼原因會or不會大筆買下台灣以及進攻台灣勞動市場,以及最後造成的結果是甚麼。(Note: 以下文章以盡量附上專有名詞的連結或參考資料,懇請好好閱讀,確定理解了再做回應)
  • (A)《服貿是毒藥?還是仙丹妙藥?》, Stanley Chen, 維京人酒吧。
  • (B)《對不起,不再袖手旁觀了--一位企業主眼中的服貿》, petercilee, disp.cc(轉錄自ptt)。
    • 基於跟第一篇類似的出發點,基於追求最大利潤,甚至基於中方會照商業規則經營,考慮到台灣服務業競爭力高於中國的情況下,中資入主台灣服務業的意願極高,故會高額入主台灣企業,台灣優秀人才也會高薪被聘到中國去。
    • 這篇跟上篇最大的差異,在於上篇所謂的利益,其實都隱含著極大的代價,作者已刻意撇除統獨,單論社會代價,仍然要面對的幾個問題,去思考,這是我們要的經濟進步嗎?
      • 高額投資下造成的高物價:中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已在中國造成嚴重的鑄幣稅問題,今日香港面對的就是這種情況,資金入台勢必附帶造成嚴重的鑄幣稅問題,這時候,手頭沒有投資標的物,例如房地產、技術專利、廠房、品牌、基本原物料、證券、經營權等等的民眾,嘗到的是這些賴以為生的物資高漲的苦果。
      • 人才過度競爭的壓力社會:即便你是人才,面對高度人才競爭壓力,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問題,中國的高壓力社會已經使心理衛生指標嚴重落後,開放交流會直接把這問題帶到台灣社會。
      • 本籍資金轉移:藉由交易手頭投資標的既得利益者、到中國工作的人才,要選擇把自己大筆的資金存放/投資在哪裡? 顯然都不是中國,取的現金者要繼續獲利,就必須繼續投資,把事業擴大到中方,而勞工既然都到中國謀生了,就是消費人民幣,造成本國資金掏空。
      • 失去本地產業文化:在經營權互相易手的情況下,產業文化必然被調整,這種文化差異造成的衝擊甚至文化消失,是需要付出的社會代價。
  • (C)《, www.ptt.cc。
    • 最大的立論差異,在於此篇申論中國企業採取的競爭策略,並非經濟學申論的利益最大化策略,而是試圖取得壟斷寡占地位。
    • 至於衍生問題跟危機,在於前一篇台灣人能拿到的東西會變成幾乎都沒有,即所謂的贏者全拿
這邊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中國企業面對我國,到底會採取哪個經營策略目標,而這三篇文章,分別代表一個不同的策略:
  1. (A) 中方以單一企業為單位,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改變自身產業經營型態,單純衡量自己的服務能否在當地生存,進入當地。
  2. (B) 中方以個人為單位,追求所得最大化,進行跨境交易與整合。
  3. (C) 中方以整體企業為單位,追求壟斷地位,進行併購跟惡意競爭
筆者曾修習前公平會委員,台大農經副教授孫立群的產業經濟學,印象中老師在教到課本(P.27,產業經濟學二版,陳正倉等,雙葉,2007)這一段時,曾說過(Note: 由於是印象,若孫老師有任何指證以孫老師為準,也請讀者注意,這可能參雜我的個人理解/誤解,參考性不高,請當有此一說來看)

"...之前有做過調查,台灣企業主偏好的策略比起利潤最大化,還是追求企業規模為重,我個人猜測應該是因為你規模一大,決策風險就小,有事就是政府出來扛,所謂大到倒不掉就是這種狀況,同學不要傻傻的以為大家都跟經濟學課本一樣走最大利潤齁,這種不用腦袋躺著也賺的方式才是主流..."
若此特性是華人皆有,考量我們曾經被韓國用 (C) 玩過,而且還是在沒有 FTA 的情況下,中方偏好 (B)、(C) 兩策略最有可能,所以問題是要如何限制中方只能用 (A) 的策略玩,這就必須從條約中下手,限制越嚴格,就越沒辦法往下面的策略去玩,越鬆,就越能往下面去玩。

所以,一切還是從條約內容來看。

這篇文章,並沒有要解決任何問題的意思,事實上沒有行動,任何文章都是屁,這篇文章若能讓讀者有個思考的起頭,最後能化為行動,那就再好不過了。

天佑台灣,最危險的世代,也是最美好的世代,共勉之。

最後,附上大量閱讀資料,撒上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