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30

一個數據、三種解讀

(圖片來自此處,雖然我不認為那是來源就是了)
又是一個跟蘋果有關的民意調查,從這篇看起來,其實 Android 族想換 iPhone 的比例沒有想像的高,當然這篇到底有沒有比統計來的可信,我沒有答案,因為他沒有給出樣本數,比較好玩的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張圖,竟然有截然不同的報導:
怪怪,名偵探柯南不是說「真相只有一個」? 怎麼會出現這種「一張統計報表,各自表述」的現象嗎? 這就是我之前在《淺談科學哲學─當你開始討論科學時,你不知道你已經踏入的領域 》裡面提到的人必不客觀這件事情,一個簡單的統計圖表,會因為寫作者有自己的立場,有不同的看見,當然,我不是說科學也這麼隨便就是了,假如科學跟記者一樣膚淺的話的話就不會有如此高規格的哲學爭論了~

咳! 扯遠了,所以說到底我在這張統計圖看到甚麼事呢?
  • 黑莓真的有點糟糕,至少就這篇統計數據而言,他們的使用者跟 iPhone 使用者一樣想要換 iPhone5 ,而且就算蘋果只出個 4s (小改款),他們的使用者還比其他兩家的人想跳槽。
  • Android 使用者的忠誠度的確有出來,就算 iPhone 來個大耀進也不會像 iPhone 使用者一樣想跳槽,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剛買手機所以不打算換機就是了。
總之我對現在看的到的資料是很不滿的,那些調查抽樣很偏就算了,這麼少的樣本為什麼不乾脆多問一些問題,像是你打算隔兩代再換機、換中高低階手機等等,這些行為模式的問題才是有義意的統計分析嘛......

好啦,這篇大概是算我的 Mermer 吧,畢竟有那麼有義意的問卷調查,大概是學術用途吧XD

又一篇帶有有色眼鏡的統計文

這一篇《iPhone owners very loyal, BlackBerry not so much》說他們抽了 515 個樣本,其中 89% 的 iPhone 使用者下一隻手機還是要 iPhone ,看起來很厲害(而且還是鼎鼎大名的瑞士銀行的資料耶),但是又是篇不公開原始資料的統計(TO 的翻譯)。

(圖片來自這篇的圖五跟圖三)
其實也看得出他們不公開的端倪啦,畢竟圖上面就說得很清楚了,他們取了 "全球" 共 515 個樣本,明顯太少,其中 HTC 39% 的留客率是26個人做出來的,老實說這樣的樣本數畫的刻度還嫌太密了耶......

假如你再繼續看其它的圖,會發現裡面只有取到 51 個 Android 使用者,姑且不論這明顯偏態, 51 個 Android 使用者能代表甚麼? 你就知道這種統計文的可信度了,說穿了,這統計只是之前那篇的翻版而已,真是屢試不爽啊......

甚麼! 你說這新聞沒啥知名度嗎? 要不要我幫你 Google 一下呢?

2011-09-29

淺談科學哲學─當你開始討論科學時,你不知道你已經踏入的領域

雖然很多科學家/立志成為科學家之人對科學哲學有種不削的態度 (我以前也是這樣) ,但是很多時候問這些人「科學是甚麼」的問題時,反而發現這些人往往被科學哲學家說中卻不自知。很多人認為科學哲學是在拆科學的檯,但你若真把大家之言讀過之後,反而會發現這些言論,與其說批評不如說是分析。

科學哲學主要討論的問題是:科學是甚麼? 很多人常常說科學的本質是懷疑,但這卻不是個正確的論述,或者,這是個不精確的論述。我先舉個例子。

反證法,一個科學的信仰


常常在論證時,我們會用到反證法,反證法是這樣子玩的:
  1. 假設「要證明的事情的相反」是真的:
    精準的說,原命題若為 p ,假設 ~p (非p) 為真
  2. 推論「要證明的事情的相反」的時候,會有邏輯矛盾產生:
    找出 ~p 的矛盾
  3. 因為 「要證明的事情的相反」時有邏輯矛盾,所以「要證明的事情」是真的:
    所以 p 為真
很多人說,這就是科學最重要的精神啊,反證法就是質疑讓理論產生或存留,但是,這沒發現到,其實若你去「質疑」反證法,就會發現反證法一點都不「科學」(若你認為科學真的是質疑一切的話),為什麼,假設法其實可以用,背後已經預設了幾個邏輯概念:
  • 排中律:「一個事情」或「一個事情的相反」是真的
    精準而言 (p ∨ ~p) 為真
  • 無矛盾律: "「一個事情」及「一個事情的相反」" 是假的
    精準而言 ~(p ∧ ~p) 為真
但排中律真的是真的嗎? 排中律並不一定被所有的邏輯系統接受,例如直覺邏輯就是一例,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用反證法? 難道是因為「不能被反證的理論就不能被稱作科學的理論」嗎? 當你說出這句話時,你已經踏入了科學哲學的領域了,因為那句話就是鼎鼎大名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說出來的。

2011-09-27

理想的字典 App 雛形

剛剛在 M01 看到有人在討論要買電腦辭典或是智慧手機給小孩當學習道具,這讓我想到之前內心mermer的理想字典 App 雛形,這邊隨便寫一下,有人要參考就隨便用吧~~~

以下是我認為很重要的功能:
  • 可以擴充字典,尤其是那種市面上買的到的字典,都可以全文擴充到這個 App 裡面去,當然我知道這有很大的困難,因為版權問題難橋,但是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 最好還要連搭配字典、專業字典、同反義字典、百科全書都要備齊。
    • 可以把單本字典當電子書閱讀,或是有個每本字典的附錄、序言、使用方式查詢。
    • 當然,網路資源若可以搜尋的也最好加入。
  • 一次查詢多字典,也可勾選字典是否查詢。
    • 最好可以群組化「被搜尋的字典」的列表。
  • 以照相方式 OCR 單字進行搜尋。
  • 可引用到其它地方去
    • 假如更好的話,希望可以在其他軟體使用的期間(尤其網路瀏覽、文字輸入、電子書閱讀、甚至自己的內文中),也可以查詢。 
  • 多語言查詢,而且可以調整語言排序(至少前三~四個)
以下是我認為不重要,加進去要好好考量的功能:
  • 單字卡:假如要做的話,建議不要弄得像書籤一樣,而是可以弄出可分享式的單字表,與字典檔分開。
  • 重點筆記:可有可無的功能,除非有字典檔可以讀一般電子書格式當作字典檔,並且此軟體可以當一般電子書 App 的話,那我覺得筆記才有其意義。
有關定位 :希望是一個萬用的參考資料查詢軟體,可以的話,其它非字典類參考書籍要有目錄式的閱讀分類,感覺更像個電子書閱讀軟體。

大家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

2011-09-22

為何需要平板?

(原圖來自 Dell 官網)
隨著微軟 Windows 8 的反擊及逐漸熱絡的平板市場,就算不是蘋果迷,似乎人人都得買個平板,而有關於平板的討論,也越來越熱烈,而新入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我到底該不該這個時間買」、「要買哪個產品」這兩個大問題。而五月的時候,吾人也簡短說明過,現在除非你是有閱讀大量資料需求的人,不然不需要購買。

當然,在現在這種平板電腦最夯的時候,這種澆冷水的話當然是大逆不道,也引來很多人的批判,其中大概最有力的論述就屬這篇了:
"我認為什麼都不重要,最重要是解決到問題...老是要想什麼時候才適合買...沒關係,慢慢等吧...完美產品,能讓你等到天荒地老啊...
我以前也想過,等一會再買...等一會再買,想要好一點機能,價錢平宜一點的...不過,實際上我不是要來打電動,只是想在公車上看電影及讀報紙,不用望 著小屏幕,因為眼睛對焦太久,引起偏頭痛罷...想來想去,結果還是敗一台「過渡產品」,解決「偏頭痛」問題...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思慮太久,有點笨...明明花錢就能解決問題吧...想太多做什麼?反正新產品推出的時候,舊的就給母親大人看劇集好了...(茶)
系統的選擇確實重要,不過老是思前想後得太多...這個不好,那個不買...結果,你手上就是拿著5年10年前的手機或電腦,人家要讀報已經讀完,要看電影也坐在一角看了...還在想什麼?自己喜歡就能夠買啦...買個東西也要受大眾思想左右,不太辛苦嗎? " by Nikita Leung @ 癮科技
姑且不論合不合邏輯、他有沒有看過我的前文、有沒有看出來我的「兩年後」其實只是銀O吐槽海X王的梗,我在這邊也不打算重複我在版上說的話。今天我想要談的是:到底實際上,一般人是用平板解決甚麼問題(既然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話)?

這邊我們正好有一篇消費調查報告的新聞,與其在網站上嘴砲怎麼才是最「姿勢正確」的平板用法,還不如直接看看一千八百個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的使用著的回答:

2011-09-19

筆記雜談:即便我現在不用平板做筆記,他仍然是筆記的未來

(圖片來自 PRLOG )
之前那篇文章雖然我不斷批評利用平板電腦或是其他直接輸入的電子筆記手段,認為現階段還是傳統筆記的天下,要做數位筆記只要掃描傳統筆記即可,但是並不代表我就這樣放棄電子筆記了,畢竟不考慮環保問題[1],電子筆記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優勢:
  • 攜帶限制少:一個學期要寫幾本 80 頁 B5 筆記本? 一個人經驗若不分科全部寫在一起,字很大的那種,一學期大概 5~6 本,若電子化成電子書約 500 頁, 500 頁的電子書,就算一頁有 1MB ,四年下來也才 4GB ,隨便一個隨身碟都可以塞的下,當然這種隨便估計是很誇張,請記得《老貓學出版》大約 112 面 A4 卻只佔了 2.8 MB 的空間而已......

2011-09-17

[吐槽] 對____來說,專利很好申請,也很難申請

注意:內有偏激文,不喜勿入

2011-09-12

筆記雜談:為什麼我不用平板做筆記

(圖片來自 Dell 官網)
其實以前我是有用過平板做筆記的,用的是像上面那種平板電腦,但兩年後就受限於效能的問題,就放棄了,之後大家也都知道,有個知名的平板叫做  iPad 上市了,也沒拿它來做筆記,為什麼? 難道因為我是 假中立的果黑 所以打死不用 iPad 作筆記嗎?

(圖片來自 PRLOG )
當然不是,假如我真的如此頑固,那早就買台 Android 平板來做筆記了,總結而言:
不是拒絕使用平板做為筆記使用,而是選擇了更有效率的方案來做筆記。
除了之前寫的《[不只多功能筆] 經驗談(二)─大學筆記要數位還是類比? 從現狀開始思考 》提到的問題之外,還有更多更重要的因素,首先我會把現有平版的筆記方案分成兩類來討論,一類是不會在筆記時辨認筆畫變成文字的,另一類在筆記時會辨認筆畫成為文字。

筆記雜談:筆記要用幾種顏色?

爛梗,用九種顏色的筆記
翻開各種筆記法的書,有的人堅持只能用一種顏色,認為一種顏色走遍天下才是王道;有的人說兩種顏色,認為雙刀流才是獨霸武林之途;有的人說三色,認為三位一體有神聖的完美;有的人說四色,認為筆記要包羅萬象......很多人於是混淆,到底我的筆記應該要用幾種顏色?

2011-09-11

補充:為什麼要做筆記 (以及為[新生筆記系列文]做一個堪用的目錄)

[新生筆記系列文]目錄:



[新生筆記專題]的寫作背景


其實當初是突然發現幾個我非常欣賞部落客跟網友竟然今年才剛升大學,有種後生可畏的敬佩感,也同時希望自己能在他們的大學生活幫助他們,才萌生寫作意願,但是我是個超懶的人,實際上我一直拖拖拖,都遲遲沒有下筆,直到有之前有人問我為何要有多色原字筆書寫需求時,就把自己的筆記掃下來當作說明,也藉此開啟了寫完個人筆記經驗的契機。

所以,為何在思考能實際上寫文章幫助別人時,反而第一件想到的事情是把筆記說清楚? 而且實際上看下來,應該很多人會發現實際上這些文章並沒有提到筆記「內容」的相關問題。

後者的問題比較簡單我先回答,前者是主要問題我擺到後面一大段寫。

2011-09-10

[新生筆記專題] 經驗談(四)─如何製作紙本筆記:手寫筆記、歸檔

(謹獻給大學新鮮人)
(本篇為[新生筆記系列文],詳細架構請見目錄)

講完如何印資料之後,就是真的把整本「類比」筆記生出來了,廢話不多說,進入正題 (這一整段不就是廢話嗎? )

2011-09-03

[隨筆] 捷運人物側寫 - 母女

一對母女在車廂裡坐著,女子拿著一袋戰利品跟媽媽炫耀:
「一條襪子 780 ,還算便宜吧」
邊說邊把紙袋裡的襪子拿出來興奮地把玩。
「你看」
喜孜孜地遞到媽媽的手邊,母親並沒有拿起,而是微微的把頭別開,女兒似乎沒察覺,繼續愉快的說著:
「包包一個 8000 元很便宜吧。」
一面說著一面把 ANNA SUI 的盒子打開,飛快地把一個錢包拿出來,聞了聞,又拿給媽媽。
「你聞聞看,是牛皮做的,牛皮做的 8000 元不算貴。」
母親稍稍抬起拿錢包的手,正在猶豫要不要聞。女子於是把媽媽的手拉起來,讓錢包湊到媽媽的鼻子邊。
「你就聞嘛!」
媽媽於是把錢包塞到女兒懷裡的盒子,有點壓抑地道:
「你也太會花錢了。」
「我也覺得我很會花錢! 8000 元很難買到這麼好的東西!」
「你覺得 8000 元很貴嗎?」
......
母親不發一語,女子似乎也察覺到甚麼了,於是...
「我只是懂得享受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