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9

淺談科學哲學─當你開始討論科學時,你不知道你已經踏入的領域

雖然很多科學家/立志成為科學家之人對科學哲學有種不削的態度 (我以前也是這樣) ,但是很多時候問這些人「科學是甚麼」的問題時,反而發現這些人往往被科學哲學家說中卻不自知。很多人認為科學哲學是在拆科學的檯,但你若真把大家之言讀過之後,反而會發現這些言論,與其說批評不如說是分析。

科學哲學主要討論的問題是:科學是甚麼? 很多人常常說科學的本質是懷疑,但這卻不是個正確的論述,或者,這是個不精確的論述。我先舉個例子。

反證法,一個科學的信仰


常常在論證時,我們會用到反證法,反證法是這樣子玩的:
  1. 假設「要證明的事情的相反」是真的:
    精準的說,原命題若為 p ,假設 ~p (非p) 為真
  2. 推論「要證明的事情的相反」的時候,會有邏輯矛盾產生:
    找出 ~p 的矛盾
  3. 因為 「要證明的事情的相反」時有邏輯矛盾,所以「要證明的事情」是真的:
    所以 p 為真
很多人說,這就是科學最重要的精神啊,反證法就是質疑讓理論產生或存留,但是,這沒發現到,其實若你去「質疑」反證法,就會發現反證法一點都不「科學」(若你認為科學真的是質疑一切的話),為什麼,假設法其實可以用,背後已經預設了幾個邏輯概念:
  • 排中律:「一個事情」或「一個事情的相反」是真的
    精準而言 (p ∨ ~p) 為真
  • 無矛盾律: "「一個事情」及「一個事情的相反」" 是假的
    精準而言 ~(p ∧ ~p) 為真
但排中律真的是真的嗎? 排中律並不一定被所有的邏輯系統接受,例如直覺邏輯就是一例,那為什麼我們還要用反證法? 難道是因為「不能被反證的理論就不能被稱作科學的理論」嗎? 當你說出這句話時,你已經踏入了科學哲學的領域了,因為那句話就是鼎鼎大名的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說出來的。

科學哲學的五大派別


我們常聽到的「科學精神」是胡適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但那是快要百年的「科學精神」,是由早期維也納學派提出來的「科學精神」,但這種科學哲學並沒有主宰市場很久,時至今日,科學哲學大略有五種派別,當然以下只是約略的介紹,顧及易讀性有很多用語並不是非常精確,讀者在閱讀可能會產生某種程度的誤解,建議多找其他資料閱讀而非妄下定論才對。

附帶一提,裡面所列舉的哲學家有許多人身兼數職,請不要以為他們「只是」哲學家。
  • 實證主義
大致而言,是所謂的「歸納法」

這一派就是我剛剛提到的由早期維也納學派提出來的科學定義,他大略總結了從科學革命之後的 400 年科學史,認為世界只有人類感官感覺得到的世界才是真正確實存在的並且客觀的,它們都能被人類所理解 (對於那些人類感官感覺不到的世界,則存而不論)。

所以對實證主義而言,科學就是用邏輯 (正確來說是古典邏輯) 把所有的經驗化為邏輯語言,陳述世界的一切法則,人類所作的一切就是發現自然定律,並且把它描述下來,所以科學理論 "就是" 自然定律。

這一派代表的哲學家有:Ludwig WittgensteinMoritz SchlickRudolf CarnapCarl Gustav Hempel
  • 後實證主義
大致而言,是所謂的「演譯法」

後實證主義是實證主義下的一種批判,實證主義主張人類感覺得到的世界才是世界,但後實證主義壓根不信這檔子事,認為在人類認知之前有個客觀存在的世界,人類所認知的只是一小部份的世界。

所以說,人類實驗下所得到的結論,只是一種經過自己思考之後的「近似真理」,在科學活動中不斷的去逼近「真理」,從頭到尾,人類提出來的理論都不是自然定律,只是個近似的自然定律。

起初後實證主義非常在意辯證,認為有此一特徵才是科學活動的跡象,但在之後更大規模的討論並歸納更大範圍的科學史之後,後實證主義漸漸的修改對科學的認識,從認為科學只是單純假設、推翻,變成認為科學是許多科學社群在多組學術傳統之下不斷的維護、檢驗、修補、推廣自己的科學理論,以獲得對「真理」的解釋權力 (當然這樣看起來有點邪惡,也是一般科學喜愛者對科學哲學最討厭的地方,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因為把「真理解釋權」跟「思想操縱」混為一談的誤用)

這一派的代表哲學家有:Karl PopperThomas KuhnImre LakatosPaul FeyerabendLarry Laudan
  • 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算是對實證主義的另一種修正,同樣著墨在於世界觀上,相較於實證主義「感官即世界」的想法,結構主義認為感官世界是客觀世界的表象,而人類只能藉由感官經驗去摸索世界構造,所有的科學理論都是人類存在於世界所體現出來的一種結構。

結構主義在自然科學近乎沒有意義,但他在社會科學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式把社會科學「科學化」,但他也同時動搖了傳統科學的根基,傳統科學在感官世界上如何「認知」世界這件事並沒有太多著墨,但結構主義的看法相較於過去的人而言,在感官認定上的討論從本來非黑即白的是「是不是」,更變成「像不像」的認知方法,因為沒人保證認知會出錯,甚至實驗也會有「誤差範圍」

這一派代表的哲學家有:Claude Lévi-StraussJean PiagetMichel Foucault (當然,他本人不認為自己是就是了,所以有人把他歸類在後結構主義者)。

插播:科學的危機

以上的科學定義,其實都預設了一個立場,就是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甚至是單一存在的(共同遵循同一個原則)。

這大概就是哲學家最不削科學的原因了,因為他就跟宗教一樣,對真理預設了某種立場,相較於信仰有人格或多重、泛靈、單一......的「神 = 真理」的各種宗教,科學只不過把自己的神換成了一個沒有位格、沒有人格的自然「神」,然後試圖以自己的語言去找到/創造偶像 (神的形象),實際上跟宗教活動沒有兩樣,只差人家是上教堂/廟宇,你是上研究室。你說人不能質疑教義嗎? 當然可以,只要你是神職人員,你要修正教義上解讀隨時都可以;神職人員沒有足夠的思維能力嗎? 神學院並不是擺好看的;宗教沒有理論,沒有討論自由嗎? 光基督教神學就不知道幾百種派別在那邊做神學大亂鬥了 ! ......老實說只是換了經典,人對「神」的依賴並沒有改變,宗教如此,科學也是如此。

所以說要更開放的從事科學活動,就要開始把那「客觀世界存在」的神主牌拿掉 (除非客觀世界是可以在不循環論證的情況下驗證其存在性)。

但拿掉了「客觀世界」還能從事科學活動嗎? 這個問題在社會科學尤其嚴重,因為他們研究的是「人」本身的互動問題,同時社會科學在討論「世界是甚麼」之外,還多加了一個「怎樣會更好」的問題在裡面, 這個「好」本身就無法客觀認定。這就是詮釋學跟批判主義在處理的問題,以就是要如何追求非客觀認知的科學?

所以說這兩者是打算「改造科學」的科學定義,嚴格來說不太算是科學了,但我還是做個介紹:(以下的互為主體的交互方式,是出自於一個大家都不可能客觀的態度,強調對話跟交流,以同理、辯證的方式交流,來產生新的知識)
  • 詮釋學
詮釋學認為舊有的科學活動,無論如何改變,都有分別依循固定方法取得知識,而知識並非依賴方法取得的知識才是真理,若這樣其實是讓工具變成真理,在工具之前,更重要的是理解。

所以詮釋學討論的議題主要鎖定在理解上,主張唯名論 (沒有固定的存在,一切存在依附於語言的名稱上) 或是相對主義,主張人與任何事物都可以藉由互為主體的交互方式,以詮釋或辯證的方式,去建構(/解構)屬於自己的「實在」,講白一點,有點像禁書目錄的世界觀一樣,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現實,都有自己主觀的知識,藉由自身與所有東西的互動,產生知識。

這一派代表的哲學家有:Edmund HusserlMartin HeideggerHans-Georg Gadamer
  • 批判主義
這派的學者認為,人類社會被大家認同的真理,包括科學,只是一種社會、政治、經濟、種族(物種)等等價值觀所形塑的「虛擬的『實在』」,所以也主張以對話、辯證的方式讓每個主體互為交互,以取得有價值的主觀知識。

這一派代表的哲學家有:Michel FoucaultJürgen Habermas

沒有結論的結論


經歷這麼多的爭論,科學到底是什麼? 我想並沒有一個鑽研這個問題的人敢說得準,這也大概是當代科學最大的危機跟轉機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