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庸置疑的,我們現在活在一個轉變的時代,走入大學校園,你看的到有人拿 iPad 上課,有人用筆電上課,有人用紙筆上課,對於大學新鮮人,我們似乎面對一個難題:到底我們的「知識庫」要回歸傳統用類比的紙本做,還是勇敢的走向時代的大趨勢,用電子檔來處理呢?
第一個現實─資料提供的主導權在老師!
當你洋洋灑灑修了十多門課,你第一個問題是:有的老師給 PDF 檔、有的給 .doc 或 .ppt (甚至加個 x 上去)、有的堅持不給電子檔純發紙本 (還分給 B4 或 A4 或 A3 的)......,當你真正走入教室,你發現事實是:
當你走入大學,課程的主導權全在教授手上,包括資料提供的形式。(本段剩下的東西多半是廢話)
當然你可以去找教授拜託他提供電子檔或把電子檔印成紙本,但是要求那些不會電腦的老教授們提供電子檔有時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有些教授考量到自己的生財道具不能流來流去也不會公開,更何況有時候老師上課有些敏感內容 (例如:尚未發表或被列為機密的成果、資料來源有難言之隱等等) 就更難拿到電子檔了。
能不能拿到電子檔一是回事,拿到電子檔之後,檔案格式的不一致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最有問題的是 PDF 檔,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有能力修改的這種情況,根本就跟發紙本沒有兩樣。
紙本也沒好到哪裡去,裝訂邊、裝訂方式、紙張大小......要歸檔根本就是件難事,更何況常用的筆記本是 B5 大小,與最常見的 A4 紙張根本不能一起工作。
常常情況是這樣子的:不是我們選擇要全紙本建檔或全電子檔建檔,而是老師處處妨礙我們建檔......有的時候甚至是老師自己給的東西不一致,有的給電子檔有的給紙本,那就更麻煩了。
第二個現實─你沒時間整理資料!
人生之美妙事務很多,但往往不是念書~,這從 T大M系楊大神 的神諭可以略窺一二:
00027 理學院 數學系 201 101B2 微積分乙下 9 0 3 全年 必修 楊維哲假如你修的課是一年只有三次考試的話一切都很和平,但這種事情只存在於幻想之中,大部分的課程往往又要交報告又要考試,更遑論實習、作業等一票雜事。以上這些都還是只考慮「老師」的問題,通常上大學要夜衝、營隊、社團、談戀愛......,上進一點的要進 Lab、參與系上雜務、出去比賽......,你不太可能有太多時間把筆記重打一次,或者重新寫一次。
暑修微積分極為嚴酷,若請假達五天簡直不可能及格。若暑修下期期間有畢業旅行、公益服務、合唱團演唱…等等人生之美妙事務需請假五天者,那就不該選暑修微乙下。這些美妙之規劃都是早就有的,請在註冊選課前與你的導師(或系主任)商量,若她/他認為你的能力高強,這個事物不會讓你當掉暑修,請其加註意見,在註冊選課時一併交上。到時候就據此准假(否則事假一概不准)
第三個現實─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跟學問本身!
![]() |
圖文混合的筆記 |
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字醜或打字慢!!! 而我正是有這個問題的人XD,但是這樣比賽就結束了嗎?
![]() |
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結束了!!! |
我的字典很爛,沒有放棄!
所以說到底在大學裏面我們要如何做筆記呢? 我的建議是:
![]() |
整合類比跟數位吧!!! |
當然不是電子檔跟紙本筆記都各做一份這回事,我的意思是熟悉把電子檔與紙本互相轉換的工具,讓電子檔跟紙本筆記緊密連結,那兩個工具是:
- 掃瞄:把紙本變電子檔
- 影印:把電子檔變紙本
- 老師發的各式電子檔、紙本資料,就通通把它重印成 A4,訂書針拆掉打孔裝到資料夾裡面,然後編碼。
- 我自己的筆記,一定是用 A4 良質紙 (有助於提升書寫速度),主字體用鋼筆書寫 (鋼筆字不容易寫醜)。
- 之後,除了本來就有數位檔的東西,都拿去掃描 (我現在暫時擱置這個步驟,等之後會買可連續上稿的掃瞄機)
- 能用錢辦到的事,就盡量用錢吧XD:世界是殘酷的,時間就是金錢,假如你能用錢買時間,就盡量買吧XD,像是資料夾、筆記紙若可以改善效率,重新把各種資料印成 A4 (甚至極端一點印成 A4 直式),就印吧。
- 與其剪貼,還不如保持原樣:以免以後還要用到。
- 盡量創造一個流程,把數位跟類比整合在一起:事實上只要一次掃瞄一次影印就可以得到一份數位及類比的檔案。
- 紙本有紙本的歸檔技巧,人類用紙用那麼久可不是白混的XD
- 心有餘力就去學學 LaTex 吧......
相關文章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